四月芳菲,春和景明。4月18日至21日,2019上海世界旅游博览会(SWTF)如期而至。乘着新一轮机构改革的东风,今年旅博会集中体现了一年来上海深度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新时代发展成果,作为海派文化发源地,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精选区内文旅产业精品,融合呈现海派之源、建筑阅读、非遗文化等推介主题,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二楼平台P221、222展台,面向市民游客推介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诗意栖居地”。
徐汇区地处上海市区西南,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此次展会,徐汇将以“东方与西方融合,传统与现代对话”为主题,全面展示徐家汇源、衡复历史风貌区、西岸滨江等海内外游客和上海市民喜闻乐见的休闲文化和旅游观光资源。
现场“阅读”感受梧桐深处文化魅力
过去几年中,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对于区内的丰富文旅资源进行了深耕厚植,以梧桐文化为基调的各处“网红”打卡地层出不穷,也转化成了一批优质出版物。这些精美的图书,都将被带到此次展会上,供市民游客现场翻阅,在“梧桐树荫”的背景之下,深入感受梧桐深处的文化魅力。
翻开《梧桐深处——建筑可阅读》一书,开篇即引用了爱尔兰大文豪萧伯纳对武康路的由衷赞叹:“走进这里,不会写诗的人想写诗,不会画画的人想画画,不会唱歌的人想唱歌,感觉美妙极了。”认识一座城,往往要从认识它的建筑开始,而在上海,徐汇的建筑,尤为殊胜,萧伯纳的一句“感觉美妙极了”,将徐汇建筑的美名,远播海外。“这些优秀的历史建筑,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它们组合连缀成历史的碑林、文化的长廊、凝固的乐章,是绵延不绝的时代见证。”该书的序言中如是写道。可见,“建筑,是可以阅读的。建筑,是需要阅读的。”唯有聆听建筑的声音、读懂建筑的故事,建筑才能真正“活”过来,历史方可奔腾延续。现场的其他书籍也是各自精彩,《影像土山湾》翻开了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极为灿烂的一页,《画说徐家汇》《画说土山湾》则让画家的笔墨来还原过往,《汇文艺,会生活》让人领略到了今天徐汇区的摩登和繁华……《梧桐树后的老房子》《上海百处名人故居》等精品图书,更将从不同角度带领读者走进区内诸多引人入胜的优秀建筑。
夏衍旧居、草婴书房首次亮相展会
“汇聚交融”,历来是徐汇的文化底蕴所在。以光启文化为代表的徐光启纪念馆、被誉为中国西洋画摇篮的土山湾博物馆、地标性建筑徐家汇天主教堂……共同演绎徐家汇源这一“海派之源”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包容姿态。
从西岸滨江旧工业建筑的当代改造,到梧桐深处的老洋房建筑群,无不让世界各地游客流连忘返。其中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在徐汇的区域,名人故居不可胜数,是上海城市文脉的发源地和承载区。
每一幢建筑,就是一阕诗歌,一曲音乐,也是一段历史,一册图书。围绕“建筑可阅读”,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推出多条主题游线,串联起上海宋庆龄故居、巴金故居、柯灵故居、张乐平故居等名人故居,新近向公众开放的夏衍旧居和草婴书房,也首次亮相展会,是建筑阅读主题游不可错过的精彩。夏衍旧居着力展示梳理夏衍在上海的足迹,回顾他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革命工作;筹建左联,创刊《救亡日报》,参与我党隐蔽战线工作;翻译《妇女与社会主义》《母亲》等著作,创办左翼剧社,创作话剧《上海屋檐下》、电影《风云儿女》,筹办《光明》刊物,发表报告文学《包身工》等等历程,并还原夏衍居住时期的卧室等空间。而坐落于乌鲁木齐南路178号一栋现代风格三层老建筑里的草婴书房,则忠实实现了俄罗斯文学翻译家草婴先生“与其留墓碑,不如建书房”的遗愿,书房通过“人道主义启蒙”“中俄之桥”“翻译之道”三个主题,将草婴翻译过的原版书籍、手稿原件、书房场景等向公众进行展示。
除了关于建筑阅读的出版物,在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展台,以徐汇历史建筑为主题的文化衍生品展示也堪称惊艳。比如创立于2006年、以“中国风,上海味”作为品牌标签的鉦藝廊,是上海最早开始复合式经营的本土文创品牌,多年来专注于弘扬海派文化魅力。此次展会上,鉦藝廊将在徐汇展台集中展示一批精品“海上砖”。“海上砖”的原型来自于欧洲的手绘珐琅釉面砖,具有典型的新艺术运动 (Art Nouveau)和装饰艺术(Art Deco)风格。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珐琅砖从欧洲舶来上海并被广泛使用在公共建筑和私人住宅中,遂成为海派建筑里面一个中西合璧的活化石。如今,沿袭并传承了欧洲珐琅砖工艺的“海上砖”,也是修缮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专门用砖。
“非遗”文化展示巧夺天工
在此次展会上,徐汇展台还将集中展示乔家栅点心、剪纸、面塑、绒绣、盘扣等12项“非遗”技艺。届时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将会邀请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来到展会现场,展示各自的精湛技艺,是一次不可多得的与“非遗”大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更是一次近距离领略“非遗”文化巧夺天工的技术的难得机遇。4月18日,中式服装盘扣制作技艺传承人珊丽娜将在展台现场全天驻场,为海内外观众带来巧夺天工的传统盘扣技艺展示。
中式服装盘扣制作技艺大师珊丽娜,是上海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因为对中式服装的喜爱,1998年珊丽娜开始从事中式高档成衣及高档工艺饰品专业定制工作,同时拜诸宏生(盘扣技艺第二代传承人)和荣华根(盘扣技艺第二代传承人)为师,学习、研究、开发传统工艺盘扣。2009年,“中式服装盘扣制作技艺”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盘扣技艺传承人,为发扬传统盘扣文化,发展盘扣技艺,珊丽娜制作的盘扣,在传统盘扣的基础上更注重文化内涵和工艺的传承,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工艺品品种,在款式设计、颜色搭配等方面更是极为讲究,艺术性与实用性并重,充分表现了传统盘扣的高超技艺和设计者惊人的创造力。珊丽娜携系列作品,在国内外举办了一系列推广与传承系列展览活动,获得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乔家栅是驰名中外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创始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上海人大凡做寿、过生日、乔迁都要选购“乔家栅”的寿桃寿糕,逢年过节也忘不了“乔家栅”,如春节的“八宝饭”“松糕”“桂花糖年糕”,元宵节的“汤团”,清明节的“青团”,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重阳节的“重阳糕”等。乔家栅的袁金娣师傅,精通各类传统点心制作,也是乔家栅的第三代活体非遗传人。乔家栅的点心,可谓闻名沪上,口碑经久不衰。无论旅游品尝,还是伴手送礼,吃下去的不仅是美味,更是文化。
绒绣大师陈文奎,曾任职于上海红星绒绣厂。多年来他立足绒绣核心优良技艺,挖掘绒绣濒临绝迹的传统技艺、根据市场需求改良绒绣现有技艺在坚守与变通中前行,努力将年轻一代吸引到绒绣这门艺术中欣赏到绒绣之美,将绒绣这一古老艺术融入到现代人的时尚生活中去。他设计的一系列作品先后荣获第12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创新设计奖、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冬季工艺美术精品展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
对于海内外游客来说,徐汇无疑是“诗和远方”;对于上海市民来说,徐汇又是近在身边的“诗意栖居”地。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2019上海世界旅游博览会,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展台,都在上海展览中心等你来探~
沪ICP备1204092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