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报道:1987年12月,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王达麟、李山、周长江、洪基杰、夏葆元五位青年艺术家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了“上海五人油画展”。由于展览形式新颖,至今常被提起。那次展览之后,艺术家们各奔东西,有留在上海继续本土油画创作,也有移居美国寻求发展的。时隔32年后的当下,他们在上海历史博物馆重聚首,以“重聚此地——上海五人画展”展出新老油画作品30余件。
五位画坛“老炮儿”时隔32年又重聚在此地。展厅一楼展出了1987年“五人展”的五件作品,二楼则是32年后“重聚此地”展专门准备的新作,是他们五人新作品与老作品隔空对话。五位艺术家每人还分别带来他们创作的非架上作品,比如王达麟、周长江的雕塑,夏葆元、王达麟的装置,洪基杰的影像,李山的生物艺术作品等,都是根据展览现场空间度身订制的。展厅中还布置了历史图片、文献、实物和空间装置,如1987年的展览画册、签到簿、照片、影印件等,展陈设计与上历博老建筑的风格融为一体、相映成趣。
艺术家周长江在研讨会上回忆,艺术让我们五个人走到一起,然后做了展览。当年五人展览和第一届全国油画展几乎同时开幕,全国来的很多艺术家齐聚中苏友好大厦(现上海展览中心)。全国美展参展人数多,画和画之间10公分的距离,挤在一起。“而策划’上海五人油画展’时,我们各拿了6张作品参展,1张作品放主厅,5张放大厅,画与画之间的距离是2.5米-3米,中苏友好大楼挑高的吊顶,自下而上的灯光一打,仅照亮画幅中心,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殿堂感。”周长江说,因此很多参观全国美展的观众吸引到我们展厅,这种形式新颖的布展方式“领全国之先”。
此次重聚后的“上海五人展”,周长江带来了其持续创作几十年之久的“互补系列”作品,他通过不断在“互补”系列当中开掘,把抽象艺术推向深入。艺术家夏葆元的作品富有都市情调,展览中创作于1987年的《酸梅冰淇淋》,创作于2016年的《伤心理发馆的故事》都颇有浓浓的文艺怀旧气质。
现已移居美国的艺术家李山的艺术探索则一直在变化,呈现出很大的跨度,几年前他还在关注生物艺术,并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过生物艺术的个展,此次展出的则是迥然不同的新疆写生系列。而洪基杰则是当年参展的最小的一位艺术家,后来去了美国,并在那开了一家上海老饭店,一度把美术变成了美食,但是画画心结的一直念念不忘,这些年来又回到了绘画创作,他的创作也带有现代主义以来的综合实验。王达麟则在当年的展览结束后去了深圳,在深圳美术馆做视觉艺术总监,做设计,也是在这些年又回到了绘画创作。
此次展览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展期持续至12月19日。
来源:东方网 作者:熊芳雨
沪ICP备1204092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