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不仅是上海极具代表性的建筑形制,弄堂生活作为城市文化最鲜活的样本,也是大多数上海人最重要的生活记忆,是最能代表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特征的载体。旧时的石库门里弄里还曾开设有银行、货栈、报社、藏书室、学校、出版社,可谓无所不包,无奇不有。
在苏州河南岸的康定东路沿线,至今还保存着一整片完整的里弄住宅区,分别由几条很具有代表性的弄堂构成——归仁里,泰来里,世德里和三余里。今天的康定东路是一条仅有三百多米的小路,原是麦根路的一小段。1943年,麦根路改名为淮安路。1959年又将淮安路恒丰路桥南堍至泰兴路一段单独命名为康定东路,于是有了今天的格局。今天的主角,就是沿康定东路由东向西排开的几条弄堂。
▲麦根路沿河路段旧影
康定路里弄所处位置(星号处)
Gui Ren Alley
地址:康定东路3弄
从石门二路这头向西出发,第一条弄堂是归仁里。
归仁里,即康定东路3弄(原麦根路195 弄),整条弄堂共有二层砖木结构的住房十四幢。弄名中的“归仁”二字取自儒学经典《论语 · 颜渊》篇“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947年地图中的归仁里(图右上第一条横向弄堂)
归仁里主弄口过街楼上部仍保留中西合璧风格的山花及镜心雕刻装饰,弄口两侧的沿街立面均为简洁的清水砖墙辅以红砖腰线。现该弄底可与邻近的武定路80弄太和坊及康定东路13弄泰来里相通。
▲归仁里的石库门旧式里弄房保存状态非常良好,木质外廊与雕花清晰完整
▲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石库门里弄山墙上的装饰(呈现出几何简约化的倾向)
▲简化的西式廊柱与色彩艳丽的地砖,宽敞的天井都是20年代石库门旧式里弄的典型特征
▲弄堂在建造的同时还配套了消防设施,基座底部原刻有“1928”的字样,后随地坪升高而被掩埋
▲归仁里的地砖
Tai Lai Alley
地址:康定东路13弄
继续往西,就到“泰来里”了。从小门一眼望去,就能发现它的不同之处,在阳光和绿树的掩映下,红砖联排小楼颜色格外跳跃,细节愈显丰富。
▲康定东路13弄“泰来里”
泰来里,即康定东路13弄(原麦根路209 弄),东靠归仁里,西邻世德里。这条弄堂的主弄两侧各由建于不同时期且风格形式等完全不同的建筑构成。主弄西侧的是一排坐西朝东、三层砖木结构的毗连式公寓建筑,带有安妮女王风格,共有12个门洞,约建于1911年前后。这排建筑立面均为红砖墙面,在门洞、窗券、腰线等处有变化丰富的砖雕细节。在建筑的南北两侧立面上,自上而下的横向线条、菱形及圆形的砖雕装饰至今保存完好。主弄东侧的空间最初有花木种植,自东侧的归仁里于1930年建成后,在此增建了6幢二层砖木结构住宅,遂形成如今所见的样貌。泰来里的名称,据称得名于曾租住此地的广东人周泰来。现该弄底可与武定路80弄太和坊以及康定东路3弄归仁里和33弄世德里相通。
▲1947年地图中的归仁里(图右上第二条横向弄堂)
泰来里西侧的建筑风格经典,高耸的正立面和结构繁复的红砖装饰面是其显著特征,泰来里是上海现存不多的保存完好的联排式安妮女王风格建筑,另有一处比较著名的此类风格建筑位于虹口区的舟山路近霍山路街区,原犹太难民住宅区内。
▲红砖装饰面
▲绿树红砖围绕中的泰来里
Shi De Alley
地址:康定东路33弄
石库门里弄的弄堂口一般都有个门楼,两层楼高,这就好像是这个里弄的脸。门楼与过街楼常常合二为一,外立面会做一些巴洛克式样风格装饰。过街楼窗下有一块像匾额的位置,就刻了弄堂名,浮浅雕或阴刻,一般用隶书,颜体、欧体、魏碑等端庄的书体。
世德里,即康定东路33弄(原麦根路233弄),东侧紧邻康定东路13弄泰来里。这条弄堂共有二层砖木结构老式石库门房屋42幢,除沿康定东路一排街面房外,其余房屋式样格局基本一致。主弄北宽南窄,南端可与紧邻的泰来里和武定路80弄太和坊相通。
世德里由活跃在1920至1940年代的知名民营出版发行企业——世界书局投资兴建于1928年。弄名中的“世德”二字寓意“世界书局积德”。世界书局最初由绍兴人沈知方创办于1917年,成立之初主要出版一些通俗趣味的言情、武侠小说等。自1920年代中起,世界书局开始编辑出版中小学教科书,其出版的教科书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出版的教科书三足鼎立,逐渐进入兴盛期,机构规模日趋完善。仅在上海就建立了独立的总务处、编辑所、印刷所、发行所,更在全国各大商埠广设30多处分局。20世纪20年代初、中期,出版了鸳鸯蝴蝶派等一些影响面大、行销范围广的畅销书。另外,世界书局又出版相关杂志,如《家庭杂志》《侦探世界》。世界书局投资建造世德里时正处于其经营状况蒸蒸日上之际,房屋建成后,由书局当时的副经理沈思期打理租赁业务,因租金高昂,租客不多。后来则因为世界书局债务缠身,遂将此处房产抵押给银行,后正式作为银行产业。
▲1947年地图中的世德里(图右上第三条横向弄堂)
如今世德里的建筑风貌保存尚好,弄内环境整洁,弄口过街楼顶部的三角形山墙有简洁的西式传统垂幔绶带装饰。
▲康定东路33弄“世德里”
San Yu Alley
地址:康定东路53、63弄
顺着路往泰兴路方向走,在康定东路上打个弯就看到位于康定东路63弄2-14号的三余里。
三余里,即康定东路53及63弄(原麦根路259及269弄)。这两条弄堂有二层石库门建筑,共计三排17幢,约建造于淞沪抗战前。三余里的两个弄口仅在康定东路53弄口处有式样简洁的过街楼,顶部位置的连续波浪形瓦楞装饰带有Art Deco风格特征。该弄口南侧的建筑,即康定东路49号(原麦根路255号),原为麦根旅社,后改作民居。在门厅入口处有一对两侧的变体爱奥尼柱的顶端融合了山茶花造型的中式元素,带有20年代外饰风格的典型特征。
▲1947年地图中的三余里(图中部偏左下纵向弄堂)
▲三余里弄口的铭牌
▲麦根旅社旧址
立于弄口,浓浓的里弄生活气风情扑面,“亭子间”“客堂间”“厢房”“天井”以及“二房东”“七十二家房客”等与石库门有关的名词,似乎都能在脑海里浮现出来,它们至今仍是老上海们的记忆。
沪ICP备12040923号
|